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工業4.0的成功關鍵:三分靠技術,五分靠教育

德國有堅實的技職體系,但未來它培養的不能只是「專才」。圖為西門子柏林技術學院。(黃明堂攝)
第一次飛到那麼遠的德國,二一四年七月,南港高工冷凍科三年級的陳建廷,面對二十一天的工業4.0見習行,除了興奮,更多的是忐忑。

工業4.0?好陌生的名詞。「去之前,我有上網查了一下,」睜著大大的眼睛,陳建廷說。
台北市有內湖高工、南港高工、大安高工三所排行前段的技職學校,跨越電子、電機、控制、工業科,四十個學生參加甄選,結果他和其他十四名技職學生,錄取到德國實習見學。
他不知道,自己將在十七歲的夏天,到工業4.0的誕生地德國,體驗這波即將改變全球製造業歷史的熱潮。

回到台灣,十二月底的成果發表會上,他運用工業4.0的概念,做出智慧節能屋模型。他設計控制器程式,可以遠端控制大樓的能源使用,以減少電力消耗和排廢。

眼看工業4.0就要顛覆製造業,相對應的教育體系,是不是也必須被迫翻轉?

第四次工業革命,關鍵還是在人。

教育跟不上 一切都白搭

改變教育體系的急迫感,讓德國的工業4.0政策,一開始就採取聯邦教育及研究部、聯邦經濟及科技部的雙部會主導。

「這種事如果在台灣,一開始教育部不可能有角色,」工研院IEK研究部研究員王寶苑說,「德國不但一開始就是教育與經濟雙部會主導,說明了:4.0再怎麼偉大,教育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

台灣不少工具機業者到目前還是採取試錯的方式生產。「做完以後,發現性能不符合客戶需求,只好報銷,畫圖重做,」西門子工業驅動科技事業部副總經理鄭智峰指出,「開模、鑄件,加上製造時間,都是成本。」

「但如果讓高科技工程師先用軟體分析模擬,不用開三個模,馬上知道哪裡出問題,只要三個小時就結束了,」他說。

但是,懂ICT(資訊與通信科技)的人很多、懂機械的人也很多;要兩者都懂的?學校沒教,業界也幾乎沒有這樣的人。

黑手老師傅vs. 數位小伙子

過去四、五年,資策會努力在機械產業,推廣資訊科技應用,「我們跟業者說,這樣的服務有什麼樣效益,都算得出來。但真正要找人的時候,找不到,」資策會中區處組長林志杰感嘆。

一家大型工具機業者,曾為此聘了七、八名電腦工程師,最後全部走掉,「因為業者無法理解,一台機器產生的這些資訊要怎麼用,他只是不斷地收集和分析數據而已,」林志杰說。
「我們懂自動化,感測器和控制器的製造等等,但是遇到機台、切削這些東西,我們就會傻眼,」研華科技工業自動化事業群資深經理呂文成承認,「怎麼去分析判斷機台進入到哪一期,是不是衰退期?成長期?這是我們現在無法掌握的情況。」

「誰知道狀況?現場資深人員,但他不是憑數據,而是靠經驗。觸摸判斷是否漏油,甚至聞味道就能判斷是否需要維修,」呂文成表示,「如何把經驗累積起來變成可以判讀的資訊,是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

有些企業等不及政策引導學校改變,歐姆龍、三菱和西門子等,直接和多所技職學校合作,把這些全球主要工業大廠的控制器系統知識,帶入學校,甚至在校內打造實驗室,直接模擬智慧工廠控制室。

技術不是重點,教育才是

許多人認為,工廠智慧化,人的角色會被取代。

「大錯特錯!工業4.0戰略估有八個工作項目,其中只有三個在講技術,其他五個都在講教育的改變,如何能讓德國的藍領階級能夠提升成程式設計師,」在德國工作過三年的鄭智峰觀察。

王寶苑指出,德國雙部會正在和企業界合作研究,哪一些職能必須跨領域、甚至跨產業;然後區分出哪些職能先由企業的內部訓練支應;哪些跨領域技能是要導入學校教育體制,長期打基礎。

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指出,據他了解,德國工業4.0計劃,政府的一大部份經費是投在教育上。

今年四月,德國工業4.0產官學聯盟即將提出如何改變技職體系的具體方案。


過去,台灣技職體系培養的人才,曾是台灣製造業快速起飛的動力,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工業4.0革命,不光是企業界,技職體系迎難而上,更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

(本文經授權,摘錄自天下第564期,未經同意請勿引用)

文章出處:天下雜誌
Tags :
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