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盧希鵬:發展隨經濟,開除法令障礙


我在大一教管理學,我問學生說:「是制度為企業存在?還是企業為制度存在?」

課堂中提到,有一次我在台北市羅斯福路街頭,與我兒子對話:「你看,台灣是一個多自由的地方,我們的摩托車可以自由地開在快車道上,我們的汽車可以自由地在路邊停車,偶而,我們可以看到幾個行人自由自在地穿越馬路,我們比美國自由多了。世界上還有一個更自由的地方,那是印度,聽說印度的牛,可以自由自在地走在馬路上。」

接著我跟我的孩子說:「當一個人懂得為了社會次序,限制自己自由時,那就是文明了。」像是個人資料保護法,限制了企業使用客戶資料的自由,但是,有了社會次序,企業可以在更有序的環境中競爭,這就是文明。文明,其實是一個人類逃避自由的過程。
但是,法律(或制度)是為人類社會存在?還是人類社會是為法律而存在?

我繼續問我的學生,當企業CEO提出創新策略時,秘書說,這違反了企業的規定,請問,這時要改的是CEO的創新策略?還是企業的規定?企業是為規定而存在?還是規定是為企業而存在?

「那要看你有沒有權力改變規定。」有一位學生說。

好極了,我說當我在當管理學院院長時,如果一切都依法行事,那麼管院就不需要院長,只要行政人員就夠了。規定是為過去存在的,學校要發展,就需要有新的規定,我是院長,我就要爭取改變規定。但是,你們是學生,無法在會議中改變規定,最好是守法,或是會出現幾個調皮的學生,他們會遊行抗爭,為了爭取改變規定,有利學校的發展。

這個現象不就是現在第三方支付的法律爭議,如果政府一直拿過去設立的制度來規範經濟(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我們還需要官員幹嘛?一切由行政人員依法行事就好。所以,就有調皮的業者跳出來抗爭,爭取更適合的法律。政府終於覺得要修改第三方支付相關法令了,也調皮地就是不與調皮業者討論,反而遠到大陸向大陸業者取經。

第三方支付的應用牽涉甚廣,絕對不只是支付,而是牽涉到台灣未來「隨經濟」(Ubiquinomics)的發展。隨經濟中的支付機制中有三個重點:支付、儲值與大數據。現在主要解決的是支付的障礙,但是更大的機會與風險在儲值與大數據。

在隨經濟時代中,金錢只是個符號(點數),就給了資訊服務業者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會。這一點是有風險的,過去金融業者已經有一套嚴謹的方法來維持金融安全與次序,但是資訊服務業者講求天馬行空的創新,這一點讓嚴謹的金融業者很擔心。

網路金融正在複製許多傳統金融做的事,但是影響層面更大。像是支付寶取得許多儲值餘額後,就發展出基金投資的餘額寶來,因為可以小額投資,竟也累積了相當大的金額。此外,台灣的悠遊卡與Happy Go的紅利積點,也是一種儲值,但是否能發展出網路金融的業務,還有待觀察。 此外,電子支付產生的個人化大數據,也可以用在未來個人化「導購」的應用上。

如果,這是一個台灣「隨經濟」的發展方向,現在要改的,應該是規定。只是要怎麼改,是要體貼台灣調皮業者的看法?還是要有更宏觀的眼界?這要考驗政府的能力囉。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
文章出處:經濟日報第四版,2014/12/25,名家觀點
照片出處:盧希鵬快樂管院周記實驗室
Tags :
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