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不要用「職缺數量」去衡量自己系所的價值


每逢大學畢業季前一兩個月,「重理工,輕人文」的議題又會再度被挑起,這次的主戰場聚焦在政治大學的校園徵才博覽會上,雖然來了九十四家企業,並提供將近七千多個職缺,但其中超過一半的徵才都是針對商管領域,讓許多其他系所的學生感到憤恨不平,紛紛在粉絲專頁「黑特政大」上抱怨資源分配不公,引起了熱烈迴響。

隨即有自稱商學院的學生發文「回擊」,表示商學院的學生會多花點時間蹲圖書館,更直嗆「考試也不像你們一樣輕輕鬆鬆可以拿到誇張的高分。更不用說你們進來的門檻相對低了一些。」掀起雙方論戰,甚至演變成謾罵,還上了許多電子新聞的版面。

在這場爭議之中,其實令我疑惑的是:為什麼我們要用「職缺的數量」去橫斷系所的價值?

大學不是就職訓練所

從小學到高中,大多人的人生目標(大多是父母給的期望)都建立在「念好書,考好試,拿到一份收入好的工作」,然後再用這樣的心態拼上了大學。

我也是一樣,出身於南部鄉下小鎮,觀念傳統,父母親雖然都很開明,不干涉我未來的走向,但是當初申請歷史學系的時候,「讀文科沒飯吃」的觀念,確實讓我掙扎了許久。對數學以及外文不拿手的我,選擇確實很有限,面對升學的壓力,原本是打算念個法政學系,如果考不了律師也可以當個公務員之類的。

後來事實證明我當初的想法是錯了,我不但沒有後悔就讀文學院,而且深深以這個系所對我的栽培為榮。

但大學教育不僅止於書本上的學習,從「徵才機會」的多寡去比較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我畢業自歷史系,念了四年經常被問的就是「以後要當導遊嘛?」,這個問題讓我啼笑皆非,因為我認為,就讀的系所不應該是一個束縛自我的枷鎖,就讀文學院的學生,並不等於未來勢必得朝文科相關發展。

大學教育的陶冶,應該是讓學生磨練自己,跳脫出家庭、義務教育給的框架、健全理性思考,進而完成社會化,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的「人」。但才是大學教育最原本的意義,而非是某種「通過考試的能力」。

然而面對資本主義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變成市場機制的一部分,「就業」成為某種經濟效益的問題,市場使得文學院學生有被淘汰的危機。但危機就是轉機,在這個過於功利的社會,文學院的學生反而可以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價值。

走出自己的路,系所無貴賤

如果說「蹲圖書館」可以視為學習的一種要素,那在生活中實踐人文精神當然也是。曾經在一次會議上,某位大老闆告訴我說,他最喜歡用文學院畢業的學生,因為他們常常有不同於數字觀點的看法。

先前因為工作的關係,看到了一份數量龐大的歷史系畢業校友名單,列表上的職業,除了知名的歷史學者之外,出現了許多各行各業的要角,當然也不乏大量的商管業界的龍頭,這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所謂「進入的門檻」較低,那衝到終點線的距離會有太大的差別嘛?事實上幾乎是不會。

距離這些畢業二、三十年校友的我們,面對的是訊息傳遞高速的世界,常常是「一覺醒來,台灣就不一樣了」。誠如前文所說,大學並不是職業訓練所,要什麼資源,怎麼培養出自己的競爭力,得找到自己的方式。如果你是個文學院的學生,就應該抓穩自己作為文學院的優勢,進而發展,才能夠鶴立雞群,不是嘛?

無論是商學院還是文學院的學生,接受大學教育時,都應該要回頭思考,自己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自己想要實踐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如果一味的競爭既有的資源,而非自己創造一條路,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系所無分貴賤,行行皆能出狀元,充實地生活,遠比無謂的競爭還要更來得珍貴!

--------------------------------------------------------------------------
作者:施漢陽

政治大學歷史系五年級。現任政大學生會權益部長、學生議會議員、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幹部。

關心公共政策、高等教育、青年勞動議題等。
Tags :
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