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經常性薪資增加」應列為優先施政目標



201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3.43%,受惠全球經濟溫和好轉,對臺灣科技產品的需求增加,預期2015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將優於2014年。

但是,數據未被能反映實際現象,廣大的受薪階級很難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在立法院審議的「加薪四法」(公司法、勞動基準法、工廠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中僅公司法修正案較無衝突,其餘仍是朝野分歧。

是以,產官學界若不積極研擬全民加薪的政策誘因,則實質薪資成長有限,即便股市成交值與觀光客人數難再創高峰,可能波及民眾消費信心,在漂亮的經濟成長數據亦難渡悠悠之口,企業在目前低迷的產業環境下無大幅加薪的誘因。

薪資低落將造成更多的疑難雜症

據全球領先的發展及人力資源分配方案供應商ECA International最新薪資趨勢調查顯示,2015年台灣企業員工的調薪幅度平均為4%,與2014年無異。但有預期性的通貨膨脹,因此調薪幅度實質上不會如今年一樣多,導致臺灣薪資成長幅度僅高於日本2.3%,成為亞洲明年薪資成長第二低的國家。

觀察全球經貿趨勢的軌跡,薪資停滯幾乎是已開發國家的長期現象,臺灣也不例外,但是臺灣薪資停滯來得更早更嚴重。臺灣薪資水準從90年代末期以來,近乎呈現停滯狀態,與產業轉型不順遂有關,製造業力行成本節約,服務業削價競爭,導致附加價值低落,實質薪資低落亦引發人才出走的國安危機。


資料來源:http://www.cnabc.com/Photos/TopNews/201503/20150303102011.jpg

務必得擺脫被低薪資國所牽絆的困境

勞退新制實施後,雇主為員工退休準備金最低提撥率上升,增加雇主非薪資成本,影響其加薪意願。臺灣由於高度和與中國市場相依,相較他國更為中國的低薪所牽絆,雙方的實質薪資差距縮小,等到中國東南沿海的薪資上漲方可帶動臺灣薪資上升,所得落差大的兩個國家,竟然出現薪資趨近現象,絕對令國人不安。

中國大陸今年的成長率預料將降為7.3%,創33年來的新低,將對臺灣的出口造成重大衝擊,中國大陸成長減緩,臺灣亦會減緩。對岸科技產業的能力逐漸提升,也對臺灣的出口形成重大挑戰。臺灣唯有保持經濟發展的領先與技術優勢,可以顯著地讓先進國家,拋開被低薪資國的薪資水準所牽絆的困境。

以增加經常性薪資為主要目標

復受臺灣經濟活動全球化、代工產業微利化等影響,致近年員工薪資水準成長不易,雖然臺灣物價相較於他國平穩,與2008年金融海嘯高峰期比較,近年來臺灣實質薪資成長幅度高於南韓、新加坡、日本及美國等主要國家。

事實上,加薪四法中的勞基法修正草案中的加薪協議過程納入工會代表,未必會引起勞資對立及外資投資意願。筆者認為右派的市場圭臬實不足以處理國內實質薪資低落的現象,薪資成長和經濟成長存在個相當顯著的相關性:當臺灣經濟下挫時,薪資成長跟著下滑,等到景氣回復時,薪資回升的速度卻相對緩慢。

是以,「經常性薪資增加」納入政府優先推動的目標,未必要等到經濟明顯回溫時再考慮創造政策誘因,臺灣實質薪資的低水準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呼吸的痛。

---------------------------------------------------------------------
作者-林士清


現職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學術專業領域為組織行為、政策分析、區域經貿研究。真正地「向權威說真理」(Speaking truth to Power)乃政策企業家必須追尋的目標。


Tags :
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