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第14任總統副總統暨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輔選工作檢討報告


開放政黨,虛心檢討,是我們再起的力量。
105年2月3日,中常會通過第一階段輔選工作檢討報告。從現在開始,徵詢您的意見,分析敗選原因,討論未來努力方向,一起參與第二階段黨務改革工作!

改革意見信箱:http://www1.kmt.org.tw/reform

--

第14任總統副總統暨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輔選工作檢討報告

第14任總統副總統暨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本黨以落後超過300萬的差距失去中央執政權,立法委員席次減至35席,敗選結果雖符合選前評估,但總統得票數與立委席次仍與預估有相當程度落差。究其原因,本黨未能在九合一敗選後展現改革成果,選民喪失對本黨執政的信任,政策路線及黨務運作上與民意的落差,未能獲取原有支持者及中間選民的支持而挫敗。本黨面臨嚴峻考驗,為求重拾人民支持與信任,謹提報本黨輔選工作檢討報告,痛定思痛,以期重新爭取民意支持。


壹、輔選工作檢討:

一、執政未獲認同,完全執政必須完全負責

本黨過去八年為中央政府執政黨、立法院多數黨,截至2014年止亦握有多數地方政府執政權,可謂完全掌握國家政策主導權,政務所及責無旁貸。本黨重新執政後,民生經濟受到國際金融海嘯影響成長減速,亦因兩岸經濟架構合作協議(ECFA)而受競爭陣營抹紅抨擊,致使2012年第13任總統副總統及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本黨得票、席次有所削減,但仍獲得多數民意支持而連任,顯示本黨施政方向仍能代表民意最大公約數。

2012年以降,本黨在政策推動、議題設定、行政程序等面向上出現瑕疵,諸如油電雙漲後的物價飛漲、徵收證所稅、洪仲丘事件、食品安全案、審議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引發的太陽花學運、國道收費員抗爭事件、關廠工人案、居住正義、貧富差距擴大、薪資停滯等,政策決策影響或是議題論述、事件處理均未能符合社會期待,亦未能掌握媒體走向及網路、輿論聲量,錯失闡述本黨立場、主導議題走向時機,民眾過去對本黨執政能力的信任很快地被蠶食殆盡,終至本黨本次挫敗。

二、兩岸論述民進黨拿香跟拜,無法凸顯兩黨品牌差異

兩岸關係牽動國家安全與政經發展,向來是總統大選主戰場之一。自2005年連胡會後,在國共兩黨互信的基礎上,馬總統提出「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以及「先經濟後政治」等方針,本黨於大選期間長期佔有兩岸議題論述的主導地位。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在本黨執政下已展現成果,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有效維護台灣尊嚴,促進兩岸合作,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我方對大陸出口大為增加,開放觀光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繁榮。

本黨在兩岸關係上獲得了可觀的成果,民進黨雖對九二共識採取模糊、空泛的論述,但在本次選戰中亦以「維持現狀」作為兩岸關係論述的主軸,民進黨向光譜中間移動的務實路線已讓選民放鬆對過去民進黨反中鎖國的恐慌。本黨在兩岸關係上的努力,卻被競爭陣營刻意以「親中賣台」、「矮化主權」為攻擊論點;兩岸和平發展紅利未能使全民共享與瞭解,本黨亦須檢討改進;而選戰最後一刻的周子瑜事件,無疑是壓垮本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黨內矛盾不團結,導致支持者失望

就本次總統副總統選舉投票率創新低及選舉結果分析,本黨選票的流失緣於支持者的不投票,或者僅在區域立委選舉支持本黨候選人的分裂投票。對中央執政績效的不滿外,退休軍公教人員對於本黨在處理年終慰問金及年金改革中受到汙名化的負面感受,雖已採取補救措施,但未能改變本黨原有支持者不投票的決定。

本黨多次黨內紛爭造成支持者分裂,影響黨內團結;2014年九合一選舉挫敗後本黨雖力圖求新求變,但總統候選人提名過程連番波折,先是讓選民對黨內領導幹部產生怯戰的印象,再因選情考量而更換提名人選,更影響選民對本黨黨内民主的評價,並引發部分黨員的不滿;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被外界擴大解讀為對派系妥協,忽略本黨對專業、青年的用心;選民質疑本黨的改革決心,加上副總統候選人軍宅案渲染為道德瑕疵爭議等,嚴重影響支持者及中間選民的投票與支持意願。

四、網路經營不夠深化和多元,議題論述未能有效爭取支持

網路已是現代人資訊的重要來源,青年人更是深受網路環境影響,網路社群重視「交流」、「互動」而非灌輸。本黨在2014九合一選舉後,即加強網路社群溝通工作,努力改善單方向資訊傳遞、吸引力與號召力不足等缺失;但在黨產問題、服貿議題、被控賣國親中問題、經濟政策無能問題、課綱微調的問題,本黨及中央政府的回應與論述卻無法在網路社群中發揮作用,造成網路輿論一面倒,喪失青年及網路族群對本黨的認同。

現代青年人關心各類型社會議題,本黨為執政黨必須概括承受所有的批評,洪仲丘事件到大埔事件、反核運動、微調課綱等社會議題,透過社群網路傳播造成公民運動的興起,「我是人,我反核」、「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等口號標語已經進入青年人的生活,相關標語的產品均出現於咖啡廳、音樂季、服飾店、書局等青年社群經常出入的場域,漸漸影響青年人對本黨的印象,使本黨對社會議題的主張不是站在青年的對立面,即是被視為保守迂腐。而本黨依賴青工會、青年團等黨部組織與青年互動,而青年對政黨組織向來反感,本黨亦非現階段青年認同政黨的首選,缺乏各類議題團體的聲援,無法在議題論述力道上產生能量,難以拓展青年族群經營的廣度與深度。

五、缺乏長期培育人才,理念與願景無法贏得多數青年認同

在區域及原住民立委選舉中,本黨提名17位45歲以下黨員參選,其中有8位屬40歲以下的青年世代,最後6位當選,但在爭取青年族群支持的競爭賽中,本黨在現階段顯然落後。本次選戰氛圍不利本黨,多數本黨票源劣勢選區缺乏適合人選應戰,凸顯本黨參選人才培育未能落實;而提名機制缺乏彈性,受限本位主義,無法結合友我優秀人才參選開創票源。

本黨長期給人菁英政黨形象,政治文化重視和諧勝於競爭,重視穩當勝於創新;公職人員提名因相信現任優勢而未能為新人更廣開競爭機會,黨內人才甄補亦未因本黨執政而更為暢通,反更凸顯本黨人才養成的困境,在此結構中,青年難以出頭擔當重任,青年意見多被歸為輔助力量,本黨決策與論述思維模式亦已難以趕上青年的想法。本黨幾位資深、專業形象佳的立委不敵年輕競爭對手挑戰而敗選,固然與選民想要求新求變的心態有關,但在選戰期間輕忽競爭對手、甚至攻擊對手發言失當而成為青年族群反動員的依據,亦是影響膠著選區勝負走向的關鍵之一。

在學青年理想性高,強調獨立思考及自主意識,青年世代關注民主人權、公平正義等價值,更重於政黨認同。本黨諸多社會議題的表現,本黨僅想守成,不思開創,無法引領青年思想;就業青年在意個人生涯發展,更重視攸關生活的房價、就業、薪資等民生議題,本黨執政八年維持兩岸及國際關係的穩定,卻無法提高薪資,本黨執政績效未能有效讓青年與民眾感到正向改變的可能。選戰策略上的選擇,本黨偏重於喚回舊有支持者,催票訴求中生代及婦女,相較民進黨青年返鄉投票訴求,本黨政黨形象更為老化,更不利青年世代對本黨認同。


貳、未來努力方向:

一、傾聽民意,大破大立,推動黨務革新

面對本次選戰結果,我們應徹底檢討,傾聽建言,以破斧沉舟之態度進行黨務改革,重塑核心理念價值,重視黨內民主,增強黨員榮譽感與向心力,掌握民意走向,反映民瘼;調整組織與經營策略,強化黨務幹部新觀念與新思維,提昇各級黨部因應新時代的戰鬥力量。現階段中央全力辦好主席補選選務工作,並已規劃縣市座談聽取建言,各項黨務革新建議將彙整陳送新任主席作為啟動黨務改革之重要參考。

二、忠實扮演理性監督角色,捍衛民眾利益

本黨應明確認知,政黨存在的價值應該是在創造人民的利益,對人民有利的國家政策方向、地方施政方針,就是本黨努力的目標。本黨各級黨公職幹部應具備議題攻防能力,培訓對時事議題有興趣的基層人才加入各縣市黨務運作,提升議題主導及回應能力;並應更重視立法院及各縣市議會黨團平台,加強黨籍立法委員及議員的戰力,調整只重選區經營的傳統模式,加強與進步議題社團對話,強化對弱勢族群的關懷,以更活力、與人民站在一起的態度監督中央及地方執政,催生有利人民權益法案及政策,改造本黨政黨形象。

三、翻轉結構,加速新陳代謝;廣納人才,深耕青年議題

從制度面研究擴大人才參與黨職與決策,從黨內議事機制至提名候選人參選,重塑本黨重視青年的政黨形象。加強與各類社團聯結,參與民眾關心議題,促進基層人才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為本黨培養拔擢優秀人才,依個人志趣及規劃,結合資源與平台,協助有意參選人才經營選區,推薦專業人才參與黨務或輔選工作,累積選民支持能量。

四、強化網路社群及媒體雙向溝通互動,快速傳達本黨論述主張

網路時代的政治行銷需結合政策深度、數據整合分析、直接易懂的圖文影音能力及訊息傳遞時效等,本黨應加強專業人員配置,建立常態性輿情分析反映小組,各項議題加強與政策會和智庫溝通聯結,以能迅速、準確、有效的闡述本黨主張。


參、結 語
毫無疑問地,本黨現在面臨比2000年政黨首次輪替還要艱困的局面,本黨必須正視民心已失的事實;面對黨的存續,本黨不能再失去反省與改革的勇氣與決心。我們當感謝人民展現的集體意志,讓我們瞭解到本黨如不大刀闊斧進行世代交替性的改革,本黨就失去存在的價值。值此關鍵時刻,黨務革新勢在必行,但改革事務經緯萬端,端賴各級幹部及全體黨員以愛黨護黨之心,提供新任主席與團隊改革方向與力量,以為本黨的發展開闢重生的道路。
Tags :
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