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智庫觀點】「2017世大運的籌辦對我未來籌辦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之啟示」


「2017世大運的籌辦對我未來籌辦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之啟示」   作者:曾慧青

壹、前言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簡稱世大運)將於明(106)年8月19日開幕,共有21種正式競賽及1種示範競賽,約有162國、1萬2千名選手來臺參賽。世大運在世界體壇有「小奧運」之美譽,是國際上僅次於奧運等級的運動賽事。臺灣從1996年開始,5度申辦世大運,歷經4次失敗,才在2011年郝市長任內,擊敗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取得2017年承辦權。世大運是臺灣有史以來舉辦最大型的國際綜合賽事,其層級、規模遠高於我國曾舉辦過的世運會和聽障奧運,因此,籌備當局所面臨的挑戰自然較前兩次賽會來得多,也歷經風風雨雨,但此賽會攸關國家顏面,甚至可能影響我國將來申辦大型國際賽會的機會,是以籌辦當局和相關單位應努力辦好世大運。本文擬分析本屆世大運籌辦工作上面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我國將來籌辦大型國際賽會之參考。

貳、臺北世大運籌辦工作主要面臨的挑戰

經綜整相關資料,茲將2017世大運籌備工作主要面臨的問題歸納如下:
一、籌備團隊人事變更頻仍
為籌辦賽事,臺北市政府原成立籌委會,執行長由體育局長兼任,柯文哲市長上任後,改為執委會,執行長由府級官員擔任,短短不到2年,與世大運籌備工作相關的首長,包括2位正副執行長、2位體育局長、1位副局長、1位文化局長和1位交通局長換人,賽會專家和民眾不免憂心主事者頻頻更迭,可能造成籌備工作無法延續。
二、場館興整建進度待加強
今年五月經FISU及技術委員檢視場館並調整後,原計畫整建場館由52座增加為53座,與原先新建場館計2座,以及非整建場館計5座,合計共60座。其中,新建場館和平國小籃球場進度稍微落後,預計今年底完工,臺北市網球中心進度超前;整建場館53座中,僅6座決標,其餘17座發包中、30座設計中;選手村的國宅進度超前,但餐廳位置尚未決定,顯然多數整建場館的進度有待加強。場館硬體設施是辦理大型賽會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所有競賽項目能否順利舉辦的主要關鍵,我國在申辦時以多數場館為現有場館的條件,取得較多的評選分數,也是當今申辦國際大型賽會的趨勢。惟以目前情況觀察,現有場館的整修建工程,對於本屆世運會等籌備團隊而言,是一大重要的挑戰。
三、贊助招商結果未如預期
為了達到賽會經費自主目標,以運動行銷積極開財源,尋求社會資源之贊助,減少對公部門的財政負擔,贊助招商活動已成為近年來辦理賽會重要的工作之一。截至今年六月下旬,臺北世大運招募到的助物資和服務逾5億元,現金贊助則為零,距離今年四月新修訂目標8億元,尚有3億元的缺口。
四、民眾熱情不足
運動賽會的成功,民眾的熱情參與實功不可沒。但據新近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臺北市民知道臺北市府要辦世大運,但也有近七成一民眾對世大運沒興趣,僅不到三成(23.7%)有興趣看轉播,願意到場看比賽的民眾甚至不兩成(13.3%)。此外,世大運志工招募尚有缺口,或許與民眾參與熱情不足有關,顯然,如何激發臺北市民參與世大運的熱情,能以首都人民的榮譽感積極投入並為臺北市營造出公開透明、公義平等且富涵文化氣息、關懷友善分享及健康安全的城市,也是籌備當局必須面對的挑戰。

表1 2017世大運籌辦進度概況表



參、建議

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籌辦至今,籌辦團隊高層人事異動不斷,部分軟硬體工程發包狀況又不盡理想,外界甚至出現停辦聲音,只剩400多天,面對世大運危機,期待籌辦團隊與政府相關單立能盡速解決籌辦過程的各項問題,讓2017年成為臺灣、臺北市在國際體壇揚眉吐氣的一年!本文謹提供下述建議供未來我國籌辦大型國際運動賽會之參考:
一、重視國際運動賽會人才培育
多數國際運動賽會的辦理需要仰賴許多單位參與,涵蓋層面包括政府單位、國際及國內運動組織、委外企業、媒體組織及贊助等,來自不同的組織成員勢必要進行大量的溝通事務,溝通技巧的重要性就不在話下(黃煜,2013)。亟需熟稔溝通技巧的人才。由本屆世大運籌辦過程面臨主事者變更頻繁,以及許多事項未依進度開展,顯然團隊間的溝通技巧待加強。僉以籌辦運動賽會的成功與否,人力素質是重要關鍵之一,運動賽會的規劃與辦理需要不同專長的人才,包括競賽事務、典禮活動、治安防恐、醫療防護、資訊傳播、財務管理、志工等,也使得人力資源事務的管理工作相較複雜,面對我國賽辦理國際賽會機會日益多,人才培育育工作尤其重要(黃煜,2013)。
二、運動場館籌辦作業應更縝密
本屆世大運籌辦過程中,最為人憂心的即是場館的興整建工程,尤其主場館大巨蛋從興建到停建屢屢成為頭條新聞。而運動場館從整建計畫、修繕過程至場館完備所需時間的確相較於其他籌備工作項目較長,尤其新建場館耗時最久,主辦城市應隨時注意場館準備進度,並藉由監督單位與其官方人員訪視時交換意見,協助場館之準備工作如期完成。同時,應將場館的賽後管理及轉移、永續經營納入設計報告中,俾場館能永續經營。
三、積極推展運動行銷激發民眾熱情
雖然任何運動賽會均有其目標群眾,但是賽會訊息如果能透過行銷宣傳,讓社會大眾廣為周知,更可能讓民眾有願意參與。因此,欲引吸全民參與賽會相關活動,除應加強賽會本身包裝外,更得透過文宣報導、媒體宣公共關係之發揮,將活動參與人數及影響層面擴大(程紹同等,2004),並有利於贊助招商活動的進行。由調查發現本屆世大運主辦城市的臺北市民參賽熱情不足,以及贊助招商效果待加強,顯然籌辦團隊應積極推展運動行銷,才能吸引更多的民眾與企業者贊助。
四、善用籌辦契機,達成城市再造等目標
世界各國爭相舉辦大型國際賽會的目的包括:國際宣傳、城市再造,或者帶動產業升級等,尤其城市再造讓民眾深受其利,當然就會支持賽會的舉辦。利用國際賽會進行城市再造有不少成功的典範,例如:倫敦利用舉辦2012年奧運,進行了東倫敦地區的再造;俄羅斯喀山舉辦2013世大運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取得主辦權後的五年內,軟硬體的市政建設被快速提升,若無世大運,這些發展需要費時20或30年。同樣地,臺北世大運的辦理經費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投入於硬體建設,有助於完善北部六縣市的運動建設。惟自柯市長上任接手承辦世大運來,並未用心於世大運的籌辦作業,甚至表達不希望舉辦世大運的言論,當然就不會善用國際賽會能讓城市再造的契機,尤其位在精華區,曾計畫作為也大運主場館的大巨蛋淪為巨大蚊子館,成為公安問題,讓民眾觀感不佳,自然不會以身為主辦城市的居民為榮,更侹論支持賽會的舉辦。是以,未來承辦城市的執政當局,應善用賽會籌辦的時機,積極推展市政建設,讓民眾切身感受到舉辦賽會所帶來的好處。

參考文獻
程紹同等(2004)。運動賽會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出版社。
黃煜(2013)。國際運動賽會籌辦人才培育。國民體育,174(2),64-69。

*「以上謹代表各家媒體、作者觀點」
*原文網址:http://www.npf.org.tw/3/15954
Tags :
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