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 稿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 114.4.10
國民黨召開「縣市長聯合對策會議」為關稅衝擊下的臺灣找出路
面對川普對全球提出「對等關稅」引發震盪,中國國民黨今 (10)日晚間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召開「縣市長聯合對策會議」,邀請共十五位執政縣市首長、副首長及多位財經學者專家共商。朱立倫主席致詞時強調,川普對等關稅對臺灣企業造成嚴重衝擊,感謝黨籍縣市長積極密切聯繫各地產業,包括中部八縣市、基北北桃、桃竹竹苗等區域都發表了共同聲明。國民黨中央也特別邀請財經學者專家研擬應對方案,並與各縣市長發表共同看法,希望中央地方團結解決企業界的問題。
朱主席指出,川普在當選前就研擬四大戰略,包括以關稅戰平衡貿易、大量提高國防預算、匯率戰讓美金貶值,以及讓美債達到零利率目標,這四大戰爭很快就會展開。
朱主席強調,過去美國關稅平均約1.6%,因此川普四月五日宣布徵收10%的關稅,讓很多臺灣中小企業無法承受,尤其許多產業利潤「毛三到四」,新加坡對於10%的關稅都已受不了,我們則高達32%,原本昨天要正式實施,如今宣布暫緩九十天看談判條件,但美方徵收10%的關稅還在,因此沒有企業敢掉以輕心,九十天的談判,我們可能會失去非常多。
國防方面,朱主席表示,川普已宣布美國國防預算要提高到一兆美元,並要求盟友都要提高,臺灣被要求至少達GDP的百分之五,約一兆三千多億台幣;匯率戰方面,朱主席表示,台灣已被盯上,台幣很快就會面臨升值壓力10%以上,甚至到20%,一旦台幣升值超過10%,很多中小企業活不下去;對於美債問題,我們五千七百多億的外匯存底中,至少有九成買美債,也令人懷疑外匯存底未來有多少還屬於我們?
朱主席強調,現在國家面臨嚴重的危機,民進黨從川普當選就職以來,已經耽誤了前三個月,更糟糕的是把底牌都打出去了,川普說的台積電投資二千億美元,決不是空穴來風,如此一來台積電可能無法根流臺灣。接下來的談判非常關鍵,但就算談判成功降低關稅,在過程中無論我們提出零關稅、低關稅,都會衝擊許多在地產業,何況要另外課稅的半導體,以及已經鋼鐵、鋁業及汽車零組件等產業,被收25%關稅都已生效。因此國民黨中央今天特別邀請多位財經學者專家研擬應對方案並將發表縣市共同看法,希望中央地方共同團結,解決企業界面臨的難關。
今晚與會正副縣市首長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盧秀燕、桃園市長張善政、基隆市長謝國樑、宜蘭縣長林姿妙、新竹縣長楊文科、彰化縣長王惠美、嘉義市長黃敏惠、台東縣長饒慶鈴、花蓮縣長徐榛蔚、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
此外,與會者還包括國民黨黃健庭秘書長及五位專家學者,分別為前國發會主委、國政基金會經濟組召集人林祖嘉、前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前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暨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雲鵬、外資首席分析師楊應超等。
會後記者會中,朱主席表示,當前台灣碰到最嚴峻的挑戰,這挑戰是全世界所面對的關稅大戰,對我們來講,從4月5日開始,我出口美國的要被課徵10%,4月9日開始變成32%,現在暫緩3個月,但台灣所有產業面臨的挑戰是10%,比原來對美的平均關稅1.6%高了多少倍,還要加上汽車、零組件以及鋼鐵鋁業的25%,半導體還要另外課徵,對所有台灣企業來講,都是面臨空前的挑戰。暫緩的90天,政府不但要談出結果,我們也要做最萬全的準備,關稅戰只不過是川普政府的第一戰而已。
朱主席並指出,匯率戰也即將到來,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Stephen Miran)的主張,新台幣要升值20%,也就是美金要貶值20%,對台灣出口產業是雪上加霜的嚴重打擊。此外,美債的壓力也是這次關稅戰的主因,更是台灣重大的挑戰,我國外匯存底中5780億元,超過九成以上現在是美債;美債不但要降息甚至要降為零,要延長為百年的債券,甚至還要付所謂的保管費,對我們來講也是非常嚴重的挑戰,我們長期累積的外匯存底,對國人的共同資產都是最嚴峻的挑戰。
朱主席表示,這一關一關的挑戰,世界各國主張都是國難,對台灣來講也是最嚴峻的挑戰。他認為,中央、地方一條心要共同面對。在這段時間各地方首長分別就各地方產業的特性,與各地業者、重要產業分別座談,同時我們也就區域,不管是北北基桃、桃竹竹苗或中部八縣市,都做了很多區域討論,也發表非常多聲明。
朱主席並宣布,今天「縣市長聯合對策會議」的四大聯合對策:
聯合對策第一項:紓困優先,擴大規模到2000億
*中央產業協助方案規模應擴大到2,000億,後續再視關稅衝擊調整。具體項目包括:(1)個別受衝擊產業有相對因應策略;(2)鼓勵地方消費與觀光;(3)保障勞工及農漁民方案;(4)加強基礎建設;(5)穩定金融市場。
*紓困方案盡速啟動,包含補貼、租稅優惠、避免銀行抽銀根、延展還款等。
*擴大國安基金規模,增強資本市場韌性。
聯合對策第二項:擴大內需,觀光先行,產業升級
*還錢於民,每人發放現金一萬元,用以提振內需。
*開放國際觀光客一個月免簽證,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促進地方消費。
*加強基礎建設,解決電力供應等五缺問題。
*推動第三次進口替代:自行研發關鍵技術以及推動數位基礎建設。
聯合對策第三項:啟動國際談判,拓展多元市場
*啟動赴美談判,組成赴美採購團,團員應包含中央、地方代表以及企業人士。
*任何貿易談判措施,都應兼顧勞工、農民及弱勢產業權益,並對任何衝擊都做好因應準備。
*對關鍵技術、策略性產業,訂定根留台灣方案及相關投資審查機制。
*為因應未來匯率波動與美債問題,建請政府應預擬相關因應措施,以穩定金融市場及降低對產業衝擊。
*拓展多元市場,應儘速加入區域經濟組織,與其他國家簽訂FTA,為產業出口爭取最大利益。
聯合對策第四項:中央與地方攜手面對挑戰
*國難當頭,執政黨應全力應變,停止政治內耗。
*籲請總統召開國是會議,邀請朝野政黨領袖、縣市首長、產業代表及學者專家,共商對策。
此外,有關賴清德總統提到「脫中入北」的概念,朱主席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賴總統發音可能不是很清楚,是「脫中入美」,而非「脫中入北」,否則對很多新南向國家或其他國家很不公平?他強調,現在台灣原本的貿易戰略上,除了美國市場,還有歐盟、東南亞、大陸等市場,缺一不可,這是重要的全球化或供應鏈的相互合作;若是「脫中入美」,以後都要「依美抗中」嗎?這是否會造成未來經貿戰略上產生壓力或風險?這是所企業要面對的挑戰。國民黨主張,每一個市場都非常重要,每一個貿易夥伴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要幫台商找新出路,不要幫台商創造新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