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114年中央評議委員會議 鄭麗文主席矢言2028政黨輪替

             新 聞 稿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 114.11.3


114年中央評議委員會議  鄭麗文主席矢言2028政黨輪替


中國國民黨今(3)日於中央黨部十二樓召開114年度中央評議委員會議,甫於日前全代會中正式就任的鄭麗文主席致詞全文如下:

會議主席,還有現場各位中評委、先進同志,前輩們,大家早安,大家好!

感謝今天在麗文當選新任黨主席,進入中央黨部上班的第一天,早上就看到各位先進同志齊聚一堂,精神抖擻,非常的振奮,也希望接下來相信各位都是陪伴中國國民黨走過一生,很多現場黨齡可能比麗文的年紀還大,很多人都笑出來了。所以是麗文一生非常敬仰的前輩,在這邊感謝大家這一生陪伴中國國民黨,也瞭解中國國民黨過去這幾十年在臺灣艱苦卓絕、奮鬥不懈。

麗文在參選黨主席的時候曾經多次強調,中國國民黨是一個創造奇蹟的政黨。在100多年前,我們的多次革命建立了全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這是人類史上多麼輝煌、重要的一個詩篇。80年前,我們曾經不止抗戰8年,其實對日超過8年,也是在中國國民黨的領導下,穩住了整個亞洲戰場,免於軍國主義、法西斯的踐踏。我們不止救了中國,我們事實上是救了全亞洲。

來到了臺灣之後,一窮二白,我們可以創造了傲視全球,臺灣這麼小,幾乎沒有任何天然資源,可是我們創造了全世界羡慕的經濟奇蹟。全世界各地第三世界國家,在民主轉型的過程當中,很多面臨了失敗、流血,但是臺灣依舊證明了我們可以進行和平的民主轉型,再次成功地寫下了政治的奇蹟。

在蔣經國前總統還有我們的李國鼎資政的手中,沒有人相信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什麼樣的遠見,什麼樣的執行力,什麼樣的信念,讓當年他們可以創造了台積電以及整個臺灣的科技產業,成為護國神山。

所以中國國民黨是在一個沒有人能夠相信的情況底下,不管多苦多難,我們都完成了使命,創造了又一個的奇蹟。所以現在難不難?難!危不危險?危險!但是比起我剛剛說的那些歷史的時刻跟經驗,坦白講我們又比得上什麼呢?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沒有信心,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堅持,我們更沒有理由害怕,命都不要了,我們的革命先烈,我們的抗戰勝利,我們難道可以在這裡憂讒畏譏、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嗎?

更何況現在的中國國民黨有這麼多執政的縣市,一一都交出了無比亮麗的成績單,高度的受到人民的肯定,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五星級六星級的縣市長,而中國國民黨的支持度卻還是沒有辦法超越民進黨,回到我們作為第一大黨的地位?這就是接下來我們要不斷的自我檢討,我們不斷的自我實踐,我們一定要把現在的頹勢跟劣勢扭轉過來,這是我們自己的自我期許,同時也是不能丟了這一代中國國民黨人的臉,看看我們的前輩們是怎麼樣創造奇蹟的。

所以今天我們不只要重回臺灣的第一大黨,不是因為中國國民黨可以給各位什麼高官厚祿,我們在乎的不是這個,我們在乎的是如同我剛剛所說的,中國國民黨必須保衛中華民國好不容易艱苦卓絕走到今天,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體系,因為我們要繼續捍衛我們好不容易創造的平等均富,全世界人都羡慕的。

我們的經濟奇蹟不是造就了幾個首富而已,是我剛剛說的平等均富,人人都有大學可以念,人人都有看病可以不用錢,不用擔心生病沒有辦法到醫院去看病。這樣一個有尊嚴的、富庶的、平等的、均富的社會,難道不是在我們的總理三民主義,難道不是在我們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底下一直走到今天,證明了給全世界的人看。

所以今天我們之所以要重返執政,是因為我們要捍衛我們的民主自由法治的體系。我們之所以要重新執政,是因為我們要再創新的經濟奇蹟,我們要再創新的護國神山群,我們絕對有這個能力,而且我們絕對必須使命必達。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終結兩岸自相殘殺的悲劇。我們必須證明給全世界看,兩岸可以用我們的智慧跟決心,開創我說的百年和平的基業。

各位先進同志,有人一生奉獻給我們的國家,我在現場看過去,各位在你們的崗位上面,為中華民國、為臺灣這塊土地奉獻了一生的智慧、血汗、青春,甚至於在沙場上面隨時是願意奉獻生命的。所以我希望接下來在麗文4年的主席任內,事實上就是未來這三年、兩年多不到三年的時間,時間很短,馬上就要開始戰鬥,希望大家接下來都能夠再重新發揮各自你們豐沛的專業能力、影響力、人脈。

明年26年,我們不但要延續國民黨的戰績,我們更希望在艱困選區,在南臺灣,我一而再、再而三講的,我們要重點突破,我們要翻轉,我們要打破綠色執政的魔咒。28年我們要成為真正代表臺灣主流民意的最大政黨,我們要團結所有的在野力量,我們甚至於要讓對民進黨唾棄失望的民進黨的力量都靠過來。

所以,完成28年和平政黨輪替,讓中國國民黨重新成為第一大黨。我們過半取得政權,我們在國會要一黨過半,我們希望未來中國國民黨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黨,而且我們要完成完全執政的重要使命,在這裡與各位先進共勉之,謝謝大家,


Tags :
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